國務院調查組近日完畢在江蘇的違法違規“地條鋼”調研。記者跟隨調查組走訪企業發覺,蘇北地區仍發覺違規生產拙劣“地條鋼”狀況。有些華岐鍍鋅鋼管公司已進行停產整頓,但有的企業及當地政府仍存猶豫。某些城鎮在“地條鋼”層面監管不到位,公司還是有心存僥幸。
在連云港市海州區錦屏鎮劉頂村的一個偏遠工廠,記者看到,廠門口沒有任何標志,廠區內四套35噸中頻爐已經進行了部分拆裝,一些拆落的變壓器放在地上。據統計組員、中國華岐鍍鋅鋼管工業協會經研中心副主任鄭玉春介紹,10月初這里有生產,當時對外掛牌“廢品收購站”。
在宿遷市高新區的蘇鋼特種鋼業有限公司,兩套60噸中頻爐早已斷電,可是設備并未發覺拆卸印痕,廢棄華岐鍍鋅鋼管原料堆積成山。公司負責人說,冶煉項目確實沒有合法審批手續,但他們選擇的是很不錯的廢鋼,并且使用了吹氬工藝,能降低華岐鍍鋅鋼管里的硫和錳。每套設備投資1000余萬元,能不能不予拆卸?
“即使是成分合格了,但物理性能還是可能存在問題。仍屬于國家要淘汰的‘地條鋼’?!闭{研組員、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司處長劉明告知記者,因為缺乏氧化階段,僅將廢棄華岐鍍鋅鋼管在中頻爐中熔融,沒法有效開展成分和質量管理,因此生產出的鋼筋或盤圓韌性和抗壓強度均不達標,產品品質不穩,如果用以建筑,會埋下嚴重安全隱患。
調研組員、寶鋼股份設備部專家陳賢波感慨地說:“真不知道有些企業安全檢查是如何通過的。假如發生事故,一定是群死群傷。比如有的鋼液吊裝線路和人員行進路線高度重疊,連鑄平臺鋼包直接對著中頻爐操作平臺的樓梯,一旦發生鋼液泄露,后果不堪設想,這種布局在華岐鍍鋅鋼管廠是十分忌諱的?!?/span>
在宿遷昆侖山路67號的江蘇銀祥晟華實業有限公司,整個廠區已被斷電,一片漆黑。趁著攝像機的燈光,記者看到數套35噸中頻爐,地上仍有很厚的爐灰和鋼末。問起何時停工時,主要負責人猶豫再三才回答,2天前收到地區通知,說工藝不先進要停用。